2020-01-07 16:15:48來源:中國旅游報
豐收時節(圖<李云勇) 中田夕照(圖<郭興成) |
發現者:劍君 發現地:湖南衡陽一句話推薦:跟我回老家去旅游 下了車,老舊的廟前鎮中田村和長長的青石板路便坦然“站”在我眼前,就像前來迎接我的父老鄉親。 接著便是一些熟悉的面孔和更熟悉的微笑。我努力地在想,卻很難從記憶里打撈出他們的名字。原因是我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來這里看看了。 其實他們都是我現在的街坊鄰居,我是回到家里問了幾個親戚后才清楚了情況。 他們正在按照當地習俗,挑選家里比較滿意的雞蛋、瓜果,提著籃子或牽著小孩,從不同的方向、不同的門里出來,然后向我家的方向走。廟前中田的人,365天就是用這樣樸實的方式來接待客人。 說實在話,我很喜歡和這些脾氣不大、心氣不高、過著恬淡生活的鄉里鄉親們來往。我的大表叔曾這樣對我說,酒不求太多,微醉即可;飯不必太撐,飽腹便好。我想這就是廟前中田人的追求和滿足。 暮色漸起,已經是茶余飯后的時間了。只見各家大人拖拉著木凳、竹床,坐到自家門前乘涼。大家也不點燈,安安靜靜地坐在月色里。周圍,或是一群小孩在嘻嘻哈哈地捉迷藏,或是幾個婦女聚在一起話家長里短……乘涼會持續到晚上十 點鐘以后,然后大家才陸續回家睡覺,“吱呀”一聲,把星星、月亮關在門外。 廟前中田現存100多幢保存完好的古民居,另外還有200多個天井,很多外地人都管它叫古鎮,也有叫古民居的。這些古民居大部分始建于明永樂二年(1404年),距今已有600多年了。特別是108條加起來足有好幾里長的青石巷,都是由青磚和長條石板鋪成,它們在古民居之間縱橫交錯著。 聽老一輩介紹,廟前是因在明朝建有廟宇而得名的。這個地處“常桂十里畫廊”中心的地方青山環繞,碧水長流,景色秀麗,氣候宜人。除了有中田民居外,還開發了財神洞、古龍洞、野豬林等景點。中田民居是湖南省目前保存完好、規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之一,可與岳陽的張谷英村媲美。據李氏族譜記載,這個村子的老祖宗福五郎是個武官出身,明洪武二年(1369年)由茶陵調守桂陽,后由桂陽鎮守常寧,永樂二年(1404年)奉旨在常寧實行軍屯,發展生產。由于作戰多年,屢立戰功,他衣錦還鄉后,看中這塊山清水秀的好地方,于 是在這里大興土木,娶妻生子,聚族而居,延續至今。 長大出去成家立業后,每次回到廟前中田,站在門跟前,我都有不少感慨。那被風雨刷洗后的門板失去了原來的顏色,變得灰白、殘舊,更接近木頭的本色。那些縱橫分明的紋路,看起來就像從沒有上過油漆。 廟前中田古民居坐南朝北,氣勢恢宏,規劃整齊,雕刻精美,有著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及藝術風格。要不是這些年城里人懷舊,喜歡上了綠色食品和接地氣的生活方式,根本就沒有人會注意到這個地方,更不會吸引山外人來這里做營生搞旅游。盡管廟前中田年代久遠,卻一直保持著從前的安靜、古老及悠閑。 我一般坐長途汽車回廟前中田。下了汽車,親人就近在咫尺了,家也近在咫尺了。走在青磚石板路上,“噠噠”的清脆聲在身前身后久久回蕩,就像馬上要見到親人一樣,心情“撲通撲通”地猛跳。 小時候,我和弟妹們及鄰家的一幫孩子喜歡打著赤腳在青磚石板路上賽跑。我 們從廟前中田的這頭跑到那頭,看誰跑得快,最先跑到前頭。誰要是輸了誰就得就地打跟斗,或收拾被我們這幫小孩搞得亂七八糟的庭院。 我家的宅子比較靠前,遠遠望去,比周圍的青磚平房要高出一些,雖然不特別顯眼,倒是錯落有致。 那天,我下了長途汽車,走到廟前中田的入口處,并沒有見到幾個認識的人。倒是一條黑色雛狗從身后快步跑到我跟前。它在離我五六米遠的地方突然停了下來,抬頭望著我,那眼神,就像在看一個陌生人??赡芩娴恼J為我是第一次來到這里的客人,不然不會那般走走停停,看看這,嗅嗅那,既好奇,又有些激動。它很怪異地望了我一會,又往前走去。 它沒有奔跑,而是邁著悠閑的步子,沿著廟前中田的青石板路向前走。在它身后,我加快了腳步,生怕它把我甩開…… |
共0條評論
請登錄后發表評論,點擊 登錄 或 注冊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