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12-26 15:32:49來源:微常寧
說起常寧,大家便會想到常寧特色美味,米麩蒸肉、涼粉、魚粉、瑤鄉臘肉、塔山山嵐茶、豆油、無渣生姜……但,有一種熟悉,普通又廉價的常寧美味,總讓人回味無窮,那便是,常寧米豆腐,一種傳統鄉村美味。
“米豆腐”
初冬乍到,天氣日夜漸涼,在外務農者不得不選擇在家休息。閑下來,可嘴又不由自主的饞了起來,冬日里肯定是要吃點暖和的啊。如制作作米豆腐,米豆腐,顧名思義使用大米和豆子制作而成的。
米豆腐的制作并不復雜,先將水桶中泡上數小時的粘米,用石磨磨成米漿。一個人推磨會略顯吃力,需要兩個人共同完成。一人一手添米添水,一手推磨逆時針旋轉,另一人全身力氣放在推磨事上,雪白的米漿順著磨沿緩緩流入盆里,盆內裝得不僅僅是米漿還有愛和幸福。石磨多數是用麻石鑿成的,用久了就得洗磨,洗磨不是簡單的清洗磨盤,而是要請專業師傅用專業工具將磨盤上磨平的紋路一一開鑿。
再把米漿倒入鍋內,開始用大火,煮漿時邊煮邊攪,至半熟時用小火,邊燒邊攪,煮熟為止。漿清時攪拌還行,如漿煮到粘稠時,要連續不斷用鐵勺扒鍋底,否則米漿粘鍋燒焦,大大影響米豆腐的質量。做米豆腐時,石灰水是必不可少的,可以在攪拌時慢慢淋入石灰水,也可以把石灰水摻在浸米桶里,一起磨成米漿。漿糊過稀,米豆腐不易成顆膠狀,如果漿糊過硬,會造成米豆腐不夠鮮嫩。
米漿熬煮至全部熟透不黏口時即可出鍋,否則米豆腐易糊,不夠軟滑。邊扒邊攪拌邊觀察,待到煮熟的米漿熬成糊狀,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來了,趁熱將米糊裝入預先準備好的盛器內,這樣米豆腐就做成了。望著自己的勞動成果,有一種成就感與滿足感。待鍋底稍微冷卻,撕上一大塊鍋巴,咬上一口,清脆的響聲回蕩在耳畔,嘴里傳來米糊的香味,美味極了!
待冷卻后,切上一塊放入水盆中,再將用小刀切成四四方方的小丁狀,放入鍋中煮沸翻滾,撈出倒入配好肉湯、油辣子、味精、姜蒜末、醬油、鹽、酸豆角等調味的碗中,很斯文地用條羹舀取一小勺放入嘴里,用牙齒輕輕一磕,米豆腐瞬間展開,哧溜哧溜,不一會就見碗底。
我不知道你吃起來是什么感覺,會有什么樣的味覺碰撞,每個對于美食的刺激是一樣的,又是不一樣的,品出來的是人生的樂趣,品出來的是人生成長與歷練,品出來的是家鄉的味道,品出來的是悠悠的鄉情。
制作米豆腐方法:
第一步:備好辣椒粉、蒜末、少許鹽放入碗中,倒入少許食用油入鍋,至油燒冒煙,即可把油倒入辣椒碗中。(制作油辣子完成)
第二步:骨頭熬制濃湯,把米豆腐切成小丁狀,下入湯鍋,煮至翻滾時,加入鹽、生抽、胡椒粉、蔥花,即可出鍋。
第三步:根據個人喜好,再添加酸豆角、油辣子等配料。
共0條評論
請登錄后發表評論,點擊 登錄 或 注冊
發表評論